• 主页 > 体育问答
  • 联合国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王元峰

    近日,联合国发布了关于COVID-19疫情与心理健康的简报(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疫情不仅危害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还给人们带来严重的心理和精神影响,导致相关疾病。

    联合国公布的数据显示,因疫情而增加心理压力的人群比例,中国为35%,伊朗为60%,美国为45%。

    也许有些人对这些数据没有任何感觉或者有疑问,认为事情没有那么严重?但作为一个19岁孩子的父亲,这几个月我亲身经历,孩子的情绪从疫情初期的稳定,到三点多后睡眠极差,心情非常不好。疫情的几个月。此外,我还看到不止一位朋友和同事的孩子出现类似的问题。显然,疫情带来了另一种侵袭人们精神和心理的“病毒”,负面影响日益明显。

    亚致死损伤_导致亚健康的三大杀手_亚健康致死

    报告警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正在引发心理健康危机!这并非危言耸听。联合国这次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让全世界人民清醒地认识到,由病毒引发的另一场战斗仍然需要人类社会来应对。

    报告还指出,疫情对几个群体的影响非常显着。

    首先,对于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和其他相关工作人员来说,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其他领域更为突出。他们经常面临生死考验,承受各种痛苦,这对他们的内心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疫情趋缓后,精神心理问题更容易暴露出来。

    正如许多美国电影和小说所反映的那样,美国士兵在战后遭受了战争心理创伤。二战后,约30%的士兵遭受战争造成的心理创伤,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中约10%至20%的士兵也是如此。所以,这次疫情过后,除了荣誉和奖项之外,更应该关注那些“白衣天使”。

    其次,老年人、妇女和青少年更容易受到传染病携带的“心理病毒”的侵害。

    亚致死损伤_导致亚健康的三大杀手_亚健康致死

    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孤独,与他人的交流较少。他们可能在精神和心理上受到困扰。随着疫情的蔓延,很多人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由于社会和生活的分工,女性花费更多的时间照顾家庭。与男性相比,她们在工作中处于劣势,通常情况下会遭受更多的心理困扰。疫情的出现,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此外,学生和青少年受疫情影响较为突出,他们的精神心理问题需要特别关注。

    疫情导致全球约12亿学生无法正常上课。在中国,寒假以来,2.76亿幼儿园儿童、中小学生、大学生、研究生几乎全部居家隔离,无法到校园接受教育。虽然有在线教育,但对于学生来说,长期的网课并不能取代在校园里与老师、同学面对面交流所获得的心理满足感和安慰。长期宅在家里,实际上造成了很多学生和家长之间的紧张关系。因此,这次疫情对年轻人的心理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报告显示,35%的中国人心理压力有所增加。那么青少年的比例是多少呢?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调查结果显示,77%的儿童注意力难以集中,39%的儿童有烦躁和仇恨情绪,38%的儿童感到焦虑。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指出,青少年是最容易受到疫情精神和心理影响的群体之一。因此,中国需要及早行动。

    然而,正如报告指出的那样,当前,世界各国对于抗击疫情引发的精神心理问题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也没有投入足够的资源。

    疫情期间,我们看到政府、学校和一些组织发出的关注心理问题的倡议,其中很多只是呼吁和建议。全面、具体、深入的抗击“疫情精神心理病毒”行动尚未真正有效落实。

    有鉴于此,联合国提出了多项建议。

    一是注重解决心理问题,把心理问题纳入疫情防控全局。虽然这个问题不像身体感染和死亡那么紧迫,但其潜在的影响可能超乎人们的想象。这就需要战略性地将疫情引发的精神心理问题摆在疫情防控工作的首要位置。重要位置。

    亚致死损伤_亚健康致死_导致亚健康的三大杀手

    其次,要投入足够的人力财力解决疫情带来的精神心理问题。

    世界各国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报告指出,目前只有约2%的医疗费用投入到缓解人们的精神心理问题上。而这2%还只是疫情前的精神和心理投入。对于这场历史性疫情引发的社会问题,这笔投入显然是不够的。

    人力资源投入更是捉襟见肘。全球每 10 万人中只有不到一名精神科医生。中国精神科医生严重短缺,全国精神科医生仅有2万名。我们可以临时建传染病医院,但由于诊断和治疗精神心理问题的医生严重短缺,即使建临时医院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三是要更加关注那些有一定基本精神心理问题的人群。此次疫情对于有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的老年人病死率较高。同样,传染病对人们的精神和心理健康的影响最大,而那些有潜在精神和心理问题的人也是受到最大影响的人。也就是说,精神心理承受能力不足的人,更容易因为疫情而产生负面反应。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患精神疾病的风险有所增加。 《2017年中国城镇居民健康白皮书》显示,73.6%的人处于亚健康心理状态,16.1%的人存在心理问题。也就是说,在没有疫情的社会里,很多人因为工作生活紧张、压力大等因素,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疫情的爆发很容易导致这类人的精神心理问题恶化,导致很多人从亚健康走向不健康,而本来就有精神心理疾病的人病情也会变得更加严重。

    同样重要的是要充分认识到,目前人类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手段来治疗精神和心理疾病。尽管中国和世界各地有很多精神科医生和心理治疗师,但实际上他们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非常有限,人类对许多疾病的认识还很肤浅。

    世界卫生组织(WHO)很早就意识到人类的心理和精神问题。 2013年发布《精神卫生行动计划(2013-2020年)》,呼吁各国采取行动,共同消除精神卫生对人类的影响。希望到2020年,患有精神问题的人数能够减少10%。与预期相反,今年世界遭遇了像COVID-19这样的百年一遇的传染病。

    因此,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不是实现原定计划的目标,而是应对像经济危机一样的人类心理健康危机。

    这就需要每个国家、每个社区采取实际行动,充分认识精神心理问题的威胁,在这场历史性的疫情期间和之后采取各种方法积极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精神心理问题。病毒,让人类社会恢复健康并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zit.com/html/tiyuwenda/7229.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