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已经习惯了马尔蒂尼、托蒂和瑞恩吉格斯的传奇,但我们很少关注中国。其实,在中国足球中,也有很多一人一城的经典之作,他们不仅在球员时期努力工作,退役后还用自己的方式支持球队,甚至转身成为一名教练,将自己所有的球员和教练生涯都奉献给了一支球队。
翻开本赛季中超联赛的榜单,外帅依然是主旋律,16支球队中,只有天津金门虎、沧州雄狮和长春亚泰使用土帅。长春亚泰深陷降级区,球队换了教练;沧州雄狮也遭遇了五场不胜(1平4负),赛季初的良好势头戛然而止。相比之下,虽然俞根伟率领的天津金门虎队也受到了质疑,但他们最近几个赛季的成绩无疑更加稳定。如果我们了解于根伟与天津足球的故事,会更被他的形影不离所打动——当下的中国足球界需要这种凝结在血液中的归属感,才能建立足够坚实的社区球迷基础,自下而上推动足球的复兴。
【球员时代——四次拒绝留国,坚持十余年】。
虽然已经退役近20年了,但只要提到于根伟这个名字,很多老球迷还是会怀念扛在肩上、勇往直前的天津队飒爽的背影,他们不会忘记2001年的沈阳五里河体育场,于根伟打在阿曼脸上的惊天动地的一枪。时间的流逝不会带走于根伟光辉的履历,直到今天,他仍然是天津足球职业化以来的最佳射手。据统计,于根伟一共为天津队打进了101个进球,超过了排名第二和第三的曹阳和张硕的总和。
1974 年 1 月 7 日,于根伟出生于天津。他的家庭条件并不富裕,如果不出意外,他会像其他孩子一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学生,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但于根伟并不甘心,他家住在河东体育场附近,他从小就感受到天津浓厚的足球氛围。当他长大一点时,他独自在房子前面的小树林里练习,靠着一排排的树木。虽然没有正规的器材,更没有老师的指导,但于根伟对此非常高兴。
在他十几岁的时候,河东区体校的李振民教练发现了于根伟的潜力,并选中他加入了体校。13 岁时,于根伟成功入选天津青年队。直到现在,韩志强教练仍然对玄威十几岁时的才华感到惊叹:“于玄伟是那种能吃苦、更有个性、技术出众的球员,他个人的带球能力是其他球员无法比拟的。那时候,在少年队里,没有人能抢他的球。”
如此优秀的苗子自然是各大球队的抢手商品。但很少有人想到,于根伟会如此毅然决然地留在天津,一待就是几十年。
90年代初,俞根伟与梁宇、高飞、飞晋、王伟金、刘建强等天津球员一起入选青年队,参加第四届亚洲青年(17岁以下)锦标赛。不久之后,天津足球队的主教练沈福如破例招募了年仅 19 岁的于根伟。结果,在 1993 年的全运会上,新人于根伟不仅没有任何怯场,而且一举一动都展现了将军的风范,他以精彩的表现回报了沈福如的信任——在对阵四川本土队的比赛中梅开二度。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个进球完美地展现了俞根伟的两种品质:
第一个球,于根伟在左侧拿到球,加速轻松变向甩开防守队员,当他到达圆圈左侧时,稍作观察后冷静地用左脚凌空抽射,皮球直奔大门远角。这就是俞根伟的招牌运球,凭借出色的控球组合、快速的控球、摆脱变向的敏捷,防守队员最轻微的失误都会被他甩开。
第二球,孙建军煽动攻势向左路移动,王岩突破传中,埋伏在第二门柱前的于根伟摇头,前往下一个城市。这个目标就是于根伟奔跑的典型作品。
于根伟并不是典型的高中前锋,他职业生涯最擅长的位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9号半”,也就是在前锋和前锋中场之间。能够处于如此“不明朗”的位置,与他超高的球商和幽灵般的跑位是分不开的。
球员们经常看天津队比赛直播的球迷,想必都注意到了,于根伟从来不会盲目插入进攻,这只会让自己陷入对方防守者的肌肉森林中,纯粹的身体对抗对他来说并不是优势。他的动作幽灵般,成功率很高,他位置的特殊性让于根伟经常在后防线和中场线之间埋伏,当球传球时,他利用自己穿插的速度突然到位,完成了致命一击。
即使后撤到中场区域,于根伟也是一个不错的带球球员,盘带能力出色,观察意识也不错。正如韩志强所说,于根伟的持球结合能力很强,对手很难从脚下过球,于根伟有长时间带球的能力,所以他可以通过持球吸引很多对手的防守注意力, 并为队友的跑动拉出空间,以便在关键时刻送出致命的传球。
这些特质不是简单地努力后天获得的,更需要天赋的加持和比赛的积累,而于根伟在不到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来了。他出色的能力很快吸引了国家奥队教练齐武生,在全运会打进两球的一年后,于根伟被招募到国家奥运队,为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亚洲区预选赛做准备。
对于一个刚满 20 岁的年轻球员来说,能在短时间内从本地进入国家奥运代表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惊喜。但上天似乎在开他的玩笑,于根伟在9月对阵朝鲜的一场友谊赛中意外受伤,半月板严重受损,不得不暂时退出国家奥运代表队。
没想到,这次受伤,竟然成了阻碍于根伟事业的最大绊脚石。此后,虽然他为俱乐部和国家都表现出色,但右膝伤势的影响一直挥之不去,我们不禁想知道:如果俞根伟没有遭受那种严重的伤病,他的职业生涯会达到什么程度呢?
遗憾的是,一切都只是假设。于根伟已经没有机会拥有100%健康的双腿,但即使拥有“残废的身体”,他也创造了天津足球史上的好故事。
国奥队受伤后,于根伟积极康复,回到天津后,天津队立即安排专家对根伟的伤势进行针对性检查。然而,由于不确定的感觉,专家长时间没有确定治疗方案,手术一次又一次地延误。按照正常情况,这种伤势应该尽快治疗,因为当时俞根伟的外侧半月板损伤严重,甚至已经失去了几根骨头。
这
运营时间长不能进行,当时,天津团队正面临着升级为 AA 的关键时刻。于根伟对家乡的热爱让他无法坐视不理,于是毅然决然地提前复出,拖着受伤的腿参加了第一场B,靠着连续的进球帮助天津队提前升级。
直到 1995 年,于根伟才觉得自己不能再坚持了,被迫接受了手术。不过,由于此时天津队正面临严重的降级危机,于根伟在手术后仅一个半月就毅然复出,并在关键时刻为天津队注入了一剂力量,为球队最终完成降级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他的伤势因早期复出而加重,留下了永久性的疼痛,多年后,他的膝盖在训练和比赛后仍然会肿胀,甚至每当天气变化时都会感到疼痛。
尽管受到伤病的限制,场上的于根伟仍然全力以赴,天津队是他克服伤病,勇往直前的唯一理由。没能拿到联赛冠军可能是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遗憾,但于根伟在天津队的光荣履历,足以写下他的骄人成绩。
坦率地说,尽管俞根伟的能力很突出,但当时的天津队受到整体实力的限制,离冠军总是只有几步之遥。像于根伟这样的明星球员,自然梦想着能拿下与他能力相称的联赛冠军,很多球队也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但俞根伟出于家乡情怀选择了拒绝。
于根伟说:“当时,排名前四的球队每年都在找我。我曾经想去一支能够赢得冠军并实现我愿望的球队。但是国内转会对我的家人和爱我的粉丝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最终放弃了。”
除了国内球队,许多外国球队也成为潜在的下一个主场。可惜,因为种种原因,他一直没能走出浏阳一步,这也让他成为了一个人,一个城市。
在1997年的10强赛之前,于根伟在国内已经家喻户晓,英超的水晶宫来找他,希望能介绍一下于根伟。但在10强赛中,于根伟恰好受了重伤,错过了这个机会;
1998年,时任天津泰达主教练的西蒙斯看中了于根伟的能力,将他推荐给了乌拉圭国家,乌拉圭国家甚至将合同交给了于根伟,并承诺会允许他在三个月内登陆前五联赛。然而,此时的天津队正处于晋级的关键时刻,为了帮助球队重返 AA,于根伟放弃了留在美国的机会;
1999 年,乌拉圭强者佩纳罗尔继续追逐于根伟,并表现出满满的诚意,未经试炼就允许于根伟加入。于根伟对佩纳罗尔的邀请颇为感动,但当时,重返甲级的天津队已经深陷降级泥潭,失去俞根伟这样的核心球员无疑会让球队雪上加霜,因此高层没有同意转会。
留在国外的最后机会,就是于根伟主动放弃的时候。2003 年,韩国 K-League 的一支球队爱上了俞根伟,他自然想留在国外,但他的目标是在欧洲和南美打球,寻求对足球的更高理解,而不是为了金钱浪费时间。因此,他毅然决然地决定留下来。
一次
次不肯离开,一次次带伤上场,虽然于根伟没有给天津足球带来联赛冠军,但他的功绩却不可否认。
在国家队中,于根伟也受过很多伤,但事实证明,在关键时刻,他依然是最值得信赖的那一位。
2001年7月,俞根伟凭借在联赛中的亮眼表现,入选了国家足球队25人集训队。于根伟没有辜负天津球迷的信任,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0强对阵阿曼的关键比赛中,打进了决定中国队命运的关键进球,让中国队提前两轮晋级世界杯决赛圈,成功晋级韩日世界杯。为表彰他在 10 强比赛中的表现,国家体委授予于根伟国家体育一等奖牌。
很难想象余根伟在没有伤病的情况下会达到多高,他的职业生涯几乎一直在与伤病作斗争,几次早期的复出都影响了他后续的恢复。2002 年世界杯前夕和 2003 赛季结束,于根伟受伤,通过手术重返赛场。多年的伤病让他筋疲力尽,于根伟最终在 2005 赛季结束后选择退役。为了纪念这位功勋卓著的球员,天津泰达决定在 2006 赛季将 10 号球衣封存一年。
[教练生涯 - 在危险中命令,扭转局势]。
离开绿场后,于根伟一度从主流视野中消失了一段时间,但他并没有远离足球,2015 年,于根伟青年足球俱乐部正式成立。业内人士都知道,青训是投资资金的无底洞,正如于根伟自己所说:“像我们这样的机构每年都要投入数百万,而这几百万的资金什么都看不到就没了,如果你做得好,市场可能会给你一些回报,但更多的是在钱里。”
但俞根伟仍然毅然决然地投身于青训行业,因为他经历过中国足球的高潮和低谷,知道只有新鲜血液才能挽救危机。面对天津足球的人才缺口,于根伟挺身而出,通过创立于根伟青年足球俱乐部,在天津构建了“造血场”,为天津足球培养了一支后备力量。在他的坚持下,于根伟青年足球俱乐部已初具规模,旗下各年龄段的青训体系相继建立。
曾经有人问于根伟,将来会不会当教练。当时,于根伟对于这个问题非常谨慎:“如果我将来还想重返职业足球,我的首选一定是管理层。”
从他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于根伟的第一选择并不是当教练,多年的青训经历让他更加习惯了做幕后修炼者。
但事实证明,当危机来临时,当天津队遇到困难时,于根伟还是会拼命帮忙。
自 2020 年以来,天津泰达和其他俱乐部一样,开始拖欠工资,国内球员被拖欠工资长达八个月,外国球员没有收到全额工资。泰达集团因为自身经营困难,需要天津市相关部门的帮助,而足球俱乐部更是难以打理。
在等待的同时,2020 赛季的主力球员已经选择离开球队。当然,外国球员不会停留太久,一些人向国际足联呼吁获得自由球员,一些人被卖给其他俱乐部以缓解财务压力。2021年初,股东泰达决定退出抛弃俱乐部,在资金破裂的背景下,俱乐部已悬而未决,球队刚刚从“泰达”改名为“金门虎”,似乎即将严重崩溃。
好在,天津的各行各业都没有放弃这个养育了几十年的孩子。经过多方努力,3月29日,“天津金门虎”的名字被显著列在中国足协公布的通行名单中,此时距离比赛开始只有3周左右的时间。关键时刻,谁都不想轻易碰到天津队这个烫手山芋,于根伟挺身而出,成为了新俱乐部的总经理兼主教练,并在录取公布的第二天就完成了全队的集结。
金门老虎集结时间短,教练组也是拼凑完成,于根伟大胆创新,决定利用中超前五轮“带比赛训练”。首轮1-6输给上海港的比赛证明了球队确实存在不少短板,在保级的巨大压力下,于根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调整战术,采取了更加务实的打法,比如使用更保守的541阵型。在全队的努力下,他们最终在第一次破发前以2-1击败武汉队,拿下了本赛季的首胜。
在保级组,金门老虎在前四场比赛不胜后及时找回了状态,于根伟带领球队在最后四轮比赛中取得了3胜1平的战绩,3胜1-0的比分,都是在最后时刻上演的, 这足以证明金门虎的顽强。就这样,金门虎成功自救,没有被看好。
2022赛季,金门虎队备战期不错,人员引进也比较顺利,而于根伟已经开始积极拓展自己的执教思路。从 2022 年下半年开始,在于根伟的指导下,金门虎队的技术战术水平已经可以根据单场比赛不同对手的特点,过渡到前场高压模式。那个赛季,金门虎队的成绩一飞冲天,最终取得了第八名的好成绩。
2023赛季,于根伟的战术终于开始见效,虽然还是没能取得更大的突破,但他赛季主场不败,联赛半程不败,距离第六只差3分就够了。要知道,两年前,他们还是一支人员参差不齐、濒临解散的球队,但在玄威的带领下,他们重拾了自信,甚至一度有希望打入亚冠联赛,而这一系列的变化,足以让人惊叹不已。凭借在 2023 赛季的出色表现,于根伟还击败了武汉女足主教练常魏魏和上海申花队前主教练吴金贵,获得 2023 年中国金帅奖。
进入 2024 赛季,于根伟仍然是当之无愧的金门虎队的掌舵人。5月11日,主场对阵上海申花,于根伟迎来了他执教天津虎队的第100场比赛,从最初的危急顺序,到现在走上正轨,“新”天津队几乎都是由俞根伟带起的,尽管本赛季遭遇挫折,但主场球迷仍然给予了球队足够的礼貌——南看台的巨人TIFO, 以及主看台前的大横幅,表达了粉丝们对根威的尊重和支持。
当然,没有什么是容易的。2023赛季强势崛起后,球迷们不再满足于球队“不上不下”的位置,金门风貌的复兴成为不少球迷的期待。
不过,于根伟和他的金门虎队终究不是常年赢家,本赛季第7轮2-3输给浙江队后,金门虎队又陷入了连败,第8轮1-2输给武汉三镇,第9轮0-1输给北京国安, 金门虎遭遇三连败,于根伟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关于他的疑问也随之而来:既然金门虎走在正确的轨道上,还需要一个更“高级”的教练吗?
从总价值来看,金门虎队在中超排名第十一,属于球队的中下游;从人员配置来看,本赛季引进的几名外籍球员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后卫格兰特和中锋孔帕尼奥都受到了伤病的影响,这无疑影响了球队的战绩,菲奥里奇和什科里奇的整体表现还没有完全融入到球队中。总体来看,本赛季的金门虎虽然在上赛季的基础上继续前行,但实际上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援外阵容已经完全换人,原有的战术打法和攻防体系必须重新调整;最近的伤病浪潮来势汹汹,板凳厚度不太深的问题也将暴露出来。
整体来看,金门虎目前的排名还没有达到“生死攸关”的地步,于根伟对球队熟悉,对天津足球更熟悉,并且有多年的带队磨合经验,他仍然是金门虎队主帅的最佳人选。
[结论]。
一人一城永远是足球界最感人的故事,是凝聚足球文化的关键拼图。从全运会初出茅庐的明星,到风靡四海的天津队长,再到退役后的默默修炼,再到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于根伟在球员和教练的日子里有很多遗憾,他没有获得联赛冠军,没有出国看欧洲足球,也没有赶上赛季的亚冠联赛......但种种遗憾,反而构成了一种不完整的美好,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完美无缺,从球员到教练,他的成功不需要用冠军来衡量,于根伟已经是这座城市的传奇了。
很多人会说,天津足球想出一个俞根伟太难了,也有人说,俞根伟退役后,天津足球就没旗了。
13 年的泰达生涯,10 年的幕后努力,3 年的教练经验,于根伟将自己人生中最美好的 26 年奉献给了天津足球。从这个角度来看,笔者对上述说法是赞同的,因为即使将来天津还有人,也无法取代于根伟的位置。无论他们多么年轻,当天津球迷回顾过去时,他们一定会记得有一个人陪伴着他们,从敏源到泰达体育场,一支终生的球队,从未离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zhongzit.com/html/tiyuwenda/7325.html